2020上市L4自動駕駛車型(2020上市L3自動駕駛車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2020上市L4自動駕駛車型,以及2020上市L3自動駕駛車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 1、已經上市l4自動駕駛車型
- 2、l4自動駕駛都有哪些車?
- 3、自動駕駛的汽車有哪些?
- 4、奧迪全球亮相L4自動駕駛概念車 未來四年成電動豪華車競爭關鍵期
- 5、你的車要換代了!解析2020年上市的9款重磅車型
已經上市l4自動駕駛車型
威馬汽車。
威馬汽車創始人表示,威馬W6是一款全新的車型,將于今年上半年交付,車輛在電子電氣架構、網關、域控制器、語音交互、場景化體驗等方面全部經過了重新設計,通過與百度Apollo云端的百萬級TOPS算力可實現特定場景無人駕駛。
在感知硬件方面,全車部署了23個傳感器,包含2個高清智能攝像頭、4個高清環視攝像頭、5個77GHz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可全方位的感知車輛周邊情況,并全時采集信息上傳到云端。
威馬W6還搭載了首款7納米制程車規級高通8155芯片、5G基帶以及威馬汽車自研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在軟件定義硬件的趨勢下,威馬W6可實現更強大的OTA升級能力,高級輔助駕駛及其他功能后續也會通過OTA的方式持續開放。
l4自動駕駛都有哪些車?
已發布的L4級車型有三款:長安CS85、Apollo紅旗E-HS3以及廣汽新能源Aion S。
依靠特殊地圖工作的自動駕駛汽車屬于4級自動駕駛,只要是有地圖的地方,都能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無需人類干預,但并非在任何地方都能自動駕駛。簡言之,L4自動駕駛汽車只能在限定的道路及環境中實現無人駕駛。
重慶仙桃大數據谷便
擁有能實現L4的條件,而自動駕駛演示車輛不能離開這里的原因,一是出了這塊示范基地,車輛便失去了所需的道路硬件支持,二是目前我國法律法規不允許自動駕駛車輛任意上路,只能在限定的試驗道路內行駛。
自動駕駛的汽車有哪些?
1、長安CS55
作為此次L3級路試主角,長安汽車對于自動駕駛的研究水準自然毋庸置疑。早在兩年前的智博會上,長安汽車就展示了具備L4級自動駕駛的逸動EV460車型,走在了行業前列。
其后,長安CS55的推出更讓長安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自主品牌自動駕駛“一哥”,這款車型集合了低價位、高智能于一身,同時它也是首款搭載L2級自動駕駛系統的自主品牌車型。
長安CS55所搭載的IACC系統的感知硬件為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與特斯拉相似,目前這套系統已經經歷了2年時間磨礪,安全性能已經很有保障。
2、吉利繽越
長安之后,國內另一大廠吉利也開始將L2級自動駕駛系統搭載在自家車型上,首先受益的自然是繽瑞和繽越兩款車型。
作為面向年輕消費者的兩款車型,它們的造型足夠新潮,顯然L2級自動駕駛是另一大賣點。以繽越為例,它能夠在全速域中實現ACC自適應巡航,AEB-P城市預碰撞安全系統能識別出80cm以上的車輛和行人,再加上其他ADAS系統配合,已然具備L2級自動駕駛實力。
3、哈弗F7x
與繽越一樣為年輕消費者而來的哈弗F7x,同樣具備L2級自動駕駛能力。長城汽車在哈弗F7x上集成了包含TJA交通擁堵輔助、ICA智能巡航輔助等多項智能系統,它們能為哈弗F7x提供60-150km/h車道居中或隨車巡航行駛,同時有效預防碰撞。
哈弗F7x在首都環線高速公路上以L2級自動駕駛編隊行駛了17公里,并獲得了“世界上自動駕駛行駛距離最長的車隊”的世界紀錄證書,足以看出長城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造詣。
自動駕駛汽車(Autonomous vehicles;Self-driving automobile )又稱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或輪式移動機器人,是一種通過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在20世紀已有數十年的歷史,21世紀初呈現出接近實用化的趨勢。
自動駕駛汽車依靠人工智能、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讓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
奧迪全球亮相L4自動駕駛概念車 未來四年成電動豪華車競爭關鍵期
“grandsphere能讓外界看到奧迪未來幾年可能推出的技術 。 ” 奧迪的產品營銷負責人Christiane Zorn表示 。
而從自動駕駛功能、全新數字生態,以及設計風格三個技術層面上,奧迪的官方解讀傳遞出的信息是:grandsphere 概念車代表著奧迪正在嘗試對車的屬性,包括形態和功能進行技術可行范圍內的改變,以此來保持奧迪在豪華車領域的領先地位。
奧迪grandsphere是奧迪品牌三款“sphere”概念車中的第二款車型?!皊phere”概念車首款車型—純電動敞篷跑車skysphere已于今年8月首次亮相,urbansphere作為三款概念車的收官之作 , 將于2022年亮相。
按照奧迪的計劃,奧迪grandsphere所應用的技術和設計特點,將在幾年內推廣至奧迪量產車型中。而事實上,其中某些設計和技術,已經使用在即將投產或即將引入中國的車型中。
不僅是奧迪,近年來奔馳、寶馬等傳統豪華品牌都在不斷通過概念車展示其在車輛設計層面的創新,而各家的創新都有一個共同原則,那便是強化豪華感,而非削弱豪華感。
在業界看來,豪華感是奔馳、寶馬、奧迪等傳統豪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因此各家都希望通過更多設計層面的創新,來獲得電動化時代“豪華”的更多定義權和話語權。
2025年后落地L4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是grandsphere的主要技術特征。據介紹,三款“sphere”概念車均具備自動駕駛功能,且達到L4自動駕駛水平。奧迪正與大眾 汽車 集團旗下軟件公司CARIAD合作,致力于在2025年后推出這項技術。
在量產車層面,據了解,自動駕駛行業整體目前處在L2向L3級別過渡的階段。不過,華為、特斯拉、百度、谷歌等企業已經推出了L4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只是尚未達到完全開放民用的階段。
資料顯示,早在2017年,奧迪就展示了搭載L3自動駕駛功能的旗艦轎車A8。不過,由于未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奧迪在2019年正式取消該L3自動駕駛研發項目,團隊數百名員工轉向L2和L4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工作。
今年4月上海車展上,奧迪中國研發執行副總裁Michael Hofmann透露,奧迪目前在研發名為Artemis的純電車型,預計將在2024年推出。Artemis車型已經具備L4自動駕駛能力。
不僅是自動駕駛,grandsphere在數字化方面的特性也將應用于奧迪后續的量產車型?!拔覀冇媱澩瞥鰺o縫集成的用戶數字生態系統,它將從下一款電池供電型奧迪電動車開始,例如客戶可將喜歡的應用程序導入 汽車 中,這樣就不需要智能手機?!盋hristiane Zorn稱。
在使用grandsphere時,車載信息 *** 系統將訪問乘客最近使用的服務,并無縫銜接至車內。例如,乘客在平板電腦上播放的視頻將自動在grandsphere顯示屏上進行播放。
然而,奧迪在概念車grandsphere上所呈現的所謂無縫集成的用戶數字生態系統,并非新事物,目前有不少其他車企已經在量產車型上能夠實現這一體驗,奧迪在時間上并不占據優勢。
其中,寶馬全新的 汽車 軟件系統——全新BMW iDrive已宣稱“融合了以人為本的人機交互、無縫連接的數字化生態系統”,首款搭載該系統的量產車型寶馬iX將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在國內,華為推出的智慧車載系統(HUAWEI HiCar)已經能夠實現手機等智能終端與車輛的無感連接,讓 汽車 和手機、其他IOT等硬件設備之間實現全互聯。該系統目前已搭載于比亞迪漢、賽力斯華為智選SF5等國內車企的電動 汽車 產品上。
不過,與對手相比,奧迪布局數字化還有一個重要優勢,那便是其可以共享母公司的資源,與大眾 汽車 集團形成協同效應。
根據奧迪近日發布的Vorsprung 2030戰略,至2025年,CARIAD將為包括奧迪在內的集團所有旗下品牌開發具有統一操作系統和云互聯功能的可擴展軟件平臺。各個品牌將通過與CARIAD合作,將軟件集成至車輛中。
但軟件一直被視為大眾 汽車 集團的一大“短板”。瑞銀曾表示,大眾 汽車 集團在軟件方面遠遠落后于特斯拉。2020年,大眾MEB平臺首款車型ID.3還曾因軟件問題而推遲發布。
2026年起只開發電動新車
就 汽車 而言,更完善的全新數字生態系統的打造,需要電動化作為基礎,grandsphere的設計師Marc表示,正是電氣化技術,才使得 汽車 設計開啟了全新可能。
作為一款概念車,grandsphere基于PPE平臺打造,PPE平臺采用了電池電力的純電驅動。PPE平臺是奧迪與保時捷共同為大型電動車開發的高端電動車平臺。并已經確定將引入一汽-大眾奧迪生產。
近年來,奔馳、寶馬等都在不斷加快轉型步伐,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新賽道的競爭正在全面升溫。
今年7月,奔馳宣布,企業戰略將從“電動為先”向“全面電動”轉型,目標在2025年純電動和插電混動車型銷量占比達到50%、每一款車型都將推出純電動版本,2030年計劃實現全面電動化、只銷售純電動車型。
寶馬今年3月公布的全新企業戰略則顯示,2023年,寶馬將會提供12款純電動車,覆蓋九成細分市場;到2030年,純電動車型將至少占到寶馬集團總交付量的50%;未來10年左右,寶馬集團計劃在全球累積交付約1000萬輛純電動 汽車 。
面對競爭對手,奧迪在Vorsprung 2030戰略中也提出了更明確的電動化目標。奧迪從2026年起所推出的全新車款都將會是純電力驅動,從現在起至2033年,將逐步停止內燃機引擎的生產。在此之前,奧迪并未明確提出過將停產內燃機的時間表。
在grandsphere中,電池模組的容量為120千瓦時,提供750 公里的續航里程。與長續航里程相匹配的是快充功能。據介紹,grandsphere能夠做到充電十分鐘、增加超過300公里里程的充電效率。在25分鐘內,可以將120 千瓦時的電池從 5% 充電至 80%。
其實,grandsphere所使用的800 伏充電技術此前已經應用于奧迪e-tron GT,這款跑車已于今年3月在國內正式亮相,計劃將在今年之內引入中國市場。
目前,隨著電動 汽車 續航里程快速提升,快充已經成為各大車企共同的布局重點。據了解,到 2022年,華為、比亞迪、廣汽和吉利等企業均有望推出可實現2C倍率快充的純電動車充電技術,可實現充電15分鐘,電池容量由30%增至80%,增加續航約250-300公里。
設計層面的豪華感競爭
grandsphere的部分設計未來也將呈現在量產車上。據介紹,為營造開放、寬敞的空間感,grandsphere側窗上半部分明顯向外傾斜,最大寬度僅略高于視線水平。在2017年,奧迪首次通過概念車型AI:CON展示了這一設計技巧,該設計目前正逐步接近量產。
對大空間的追求還體現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據介紹,grandsphere在L4自動駕駛模式下,方向盤和踏板都會隱藏起來,車內的前部區域在整個寬度上都變成了自由空間,通過大面積的前窗和側窗可擁有廣闊的視野并享受最大的行動自由。
這種追求大空間的創新設計,有著明確的目的,那便是提升整車豪華感。傳統豪華轎車的“尊貴位”位于后排,而在grandsphere上,“頭等艙”體驗則移至了前排。對于這一設計,奧迪方面的解釋是,隨著方向盤和踏板被隱藏起來,前排空間將不再受到駕駛功能與控制元件的局限。
除了奧迪,奔馳、寶馬等其他豪華品牌近年來在推出概念車或者旗艦級量產車的時候,都試圖在設計層面強化豪華感,甚至重新定義“豪華”,進而引導消費者潮流。
在這一方面,寶馬和奧迪均希望將“可持續性”與“豪華”聯系起來。奧迪方面宣稱,grandsphere未使用皮革材質,這體現了其對豪華的全新理解,最重要的一點是追求可持續性。
寶馬也提出了“無可持續、不豪華”的口號。據悉,寶馬將于今年9月發布基于“再思考、再精減、再利用、再循環”原則設計的BMW i循環概念車,該概念車100%由再利用材料和可再生原材料制造、100%可回收。
奔馳此前則喊出,一切豪華都應化繁為簡,目標是定義數字豪華的新潮流。其中,2020年全新奔馳S級的推出,被視為奔馳正式從“傳統豪華”向“數字豪華”轉型,該車通過數字化的處理,減少了多達27個車內機械按鍵。
豪華車市場被業界視為有望最早全面實現電動化的細分市場之一。而各大傳統豪華品牌的種種創新努力也都指向同一個目的——未來四年,豪華燃油車將進入邁向技術發展終點的倒計時,十年后,電動車將至少占半壁江山。而這一過渡期,也是各品牌成功打造全新豪華電動智能車形象的最后窗口期。
僅從全球豪車最大單一市場中國來看,奧迪預測,十年內,豪華電動車將快速形成市場化和規?;旱?030年,中國高端 汽車 年銷量將達約450萬輛(2020年為310萬輛);電動車在高端 汽車 市場的份額將從當今的約10%增長至約40%。
你的車要換代了!解析2020年上市的9款重磅車型
不可否認的是對于汽車行業而言,2020年無疑會是個大年,各大品牌仍會將多款全新產品投入市場,其中也不乏熱門車型的換代,他們也紛紛肩扛品牌銷量大旗,爆款的每一次換代都會讓設計師十分重視,尤其是全球車型。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盤點下2020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車。
#特斯拉Model?Y
埃隆·馬斯克來上海工廠“尬舞”想必讓不少吃瓜群眾熱議,而他來到國內除了為首批國產Model?3車主進行交付外,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為了Model?Y的項目。根據之前給出的消息來看,新車定位跨界SUV車型,采用和Model?3相同的設計語言,并將于年內正式上市。
與Model?3采用相同設計語言的Model?Y,在細節方面做出調整,車身尺寸相比Model?3要更大,將7座車型、全景玻璃車頂并配有66立方英尺的儲物空間。新車基于Model?3的平臺開發,兩車的零部件相同率達到75%。
預計新車會具備L4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配置方面將提供標準續航版、長續航版、雙電機全輪驅動版以及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動版。
#全新漢蘭達
漢蘭達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都很值得稱贊,而在中國市場的名氣更是響當當,甚至是不懂車的小白也能耳熟能詳?,F款產品上已經看不到太多亮點,不過善于制造驚喜的TNGA架構也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漢蘭達的第四代車型已經在去年的紐約車展發布,預計今年也會正式在國內亮相。
全新漢蘭達將繼續采用現在豐田推行的家族式設計風格,具體樣式可以參見現在已經發布的全新RAV4,而漢蘭達則更像是一臺加大的RAV4。在使用豐田TNGA-K架構后的全新漢蘭達在安全、舒適、質量、耐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進行了升級,并在外觀方面將大膽、獨特的設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內飾方面采用了全新的家族式設計風格,內飾的整體布局和最近發布的RAV4、雷凌大體一致,只是細節方面根據車型和定位有所不同。12.3英寸的中控屏很搶眼。
在動力方面全新漢蘭達也給出了驚喜,混動系統首次加入到漢蘭達上,由2.5L四缸發動機和兩個電動馬達組成,可輸出240匹馬力,相比亞洲龍、凱美瑞等車型的功率有所提升。AWD的特殊四驅系統,采用了一個獨立的后置電機,可以將高達50%的可用扭矩傳遞到后輪以防止車輪打滑,增強通過性。
#全新奔馳GLA
現款GLA已經在市場中服役了多年,正所謂買新不買舊,雖然現款車型優惠很大,但新車將會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上市,因此喜歡的朋友不如再等等。
全新奔馳GLA將在外觀設計方面推出兩個風格的版本,分別是豪華版和運動版,裝配星輝單橫幅式格柵的車型為運動版,兩側的LED頭燈造型方面采用了最新的設計風格。新車高度將比現款車型增加超過100mm,車身長度方面將減少15mm,整體造型會更加強調SUV屬性,將擁有更長的軸距和更短的前后懸,重點是車內乘坐空間相較于現款車型會有提升。
動力方面,全新一代GLA將搭載現款A級上的1.3T發動機,并會分出高低功率兩個版本,傳動部分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至于2.0T發動機會不會只出現在AMG版本上,目前還尚未得知。
#第八代高爾夫
作為歐洲市場最暢銷的緊湊型兩廂車,高爾夫不僅有經典的歷史也有出色口碑,同時也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
第八代高爾夫將基于MQB平臺打造,應用上了大眾全新的設計語言。變得更加修長,車頭部分會更扁平且凌厲,低重心也會給新車帶來更激進運動的外觀,繼承了現款車型格柵連接兩側大燈的特點,格柵用鍍鉻材質包裹。
全新設計的儀表臺將融入兩塊連接在一起的大屏,有效的提升了內飾科技感,多層次結構設計由一圈銀色金屬裝飾條將其一分為二,方向盤為家族最新樣式,與新款歐版passat一致,而屏幕下方的空調控制區域以及擋桿周圍還將保持現有的家族化設計,擋把也首次采用了電子擋把設計。
動力方面,第八代高爾夫將搭載1.0T三缸+12V、1.5T四缸和2.0T三臺發動機,傳動系統將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詳細動力參數目前還尚未得知。
#兩廂版思域
兩廂版思域恰好彌補了運動A級車市場的空白,整車質量低于三廂版,相同動力下百公里加速成績也要更出色,可玩性也更高。所以也成了年輕人為數不多的選擇,如果運動和情懷是你訴求,那么完全可以等一等“小TYPE-R”的到來。
兩廂版思域相比三廂版整體區別并不算大,車頭設計基本一致,不過前保險杠尺寸更寬大,應該是采用了更激進風格的包圍。兩廂版車型車身更加短促,尾燈采用貫穿式設計,配合上方的小型擾流板,有些小TYPE-R的既視感。
動力方面,兩廂版思域預計將搭載三廂版同款動力系統,參考三廂版車型1.0T三缸和1.5T四缸兩款發動機,動力參數分別為125Ps/173Nm、177Ps/220Nm,傳動系統匹配6速手動和CVT變速箱。
#全新本田飛度
2019年東京車展上首發亮相的本田全新一代飛度在國內的完成上市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日前也曝出新車將會與于4月份開幕的北京車展第一次在國內亮相的消息。
全新一代飛度采用本田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中網采用三幅條式處理,下方的前唇也會進一步向前凸出,營造出更飽滿的視覺效果。將會加入LED大燈,內部結構也有了相當大的變化。A柱的三角窗面積看起來更大,輪圈采用了熏黑處理,提升了一定的運動感。
全新的內飾設計風格變得非常簡潔,并且融入了雙色設計,雙幅式的方向盤讓大家感覺到非常驚喜,大屏的人機交互系統與帶有烤漆的飾條更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下方的物理按鍵也有所減少,關于車輛的很多設置及信息也將通過大屏進行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版新車將會搭載本田全新研發的e:HEV混動系統,這套組合將有1.5L發動機和一套雙電機系統組成,參數還尚未知曉,第三代i-MMD混動系統也會極大程度優化車輛的行駛質感,現款1.5L發動機也將被保留,至于手動擋車型還會不會引入就不太好說了。
#國產大眾ID.3
基于大眾全新MEB平臺打造的純電動緊湊型純電動車,ID.3與集團其他車型有著明顯的不同,但卻還留有幾分似曾相識之感。ID.3將成為大眾在國內電動車市場的主力車型,將由上汽大眾國產,預計2020年內上市。
圓潤的前臉看上去有點呆萌,全封閉的前臉很有未來感,狹長的前大燈恍若瞇縫的眼睛微微上揚,環繞式LED日間行車燈讓“眼神”看上去頗為犀利。車身尺寸方面,ID.3的長、寬、高為4261mm、1809mm、1552mm,軸距為2765mm。車尾的設計同樣充滿立體感,亮黑色的后備廂面板與黑色車頂及尾翼形成了一個整體,像極了性能改裝車。車內也采用了目前電動車非常流行的“極簡設計風格”,沒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噱頭,一切都是以實用為主。全液晶儀表盤可顯示的信息非常豐富,車速、剩余電量、續航里程、當前擋位等都一目了然。
動力方面,ID.3搭載了一臺后置電動機,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10N·m,極速可達160km/h。在續航方面,大眾ID.3擁有三種續航版本:其WLTP工況續航分別為330km、420km以及550km,所對應的電池容量分別為45kWh、58kWh以及77kWh。
#全新一代索納塔
索納塔歷經35年的發展,已經到了第十代產品,在年輕運動被各大廠家提上日程時,索納塔也毫不例外的選擇了這條路,新車再沒任何商務氣息,轎跑的設定配合扁平的車身,給足了新鮮感。
第十代索納塔出自現代汽車的第三代平臺,也就是最新的平臺,相比第二代平臺在設計和性能方面都有很大提升。第三代平臺的最大特點是會在車身剛性和車身高度方面做出調整,增加剛性降低車身高度,換來更好的駕控質感,這也和豐田的TNGA架構有著比較相似的想法。
全新一代索納塔的車身尺寸為4900/1860/1455mm,軸距為2840mm相比現款車型在尺寸和軸距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長度增加45mm,寬度增加25mm,高度降低30mm,最后軸距增加了35mm,整體姿態更加低趴且修長。
內飾設計非常簡潔,在不通電的情況下你甚至看不到幾個功能按鍵,貫穿式雙屏也是時下最流行的設計之一。做工在同級中也算是比較精細的,基本上日常接觸的地方都用了軟性材質包裹。
動力方面,目前官方并沒有對第十代索納塔搭載的具體動力系統進行敲定,不過根據預測,新車未來在國內上市很有可能會搭載1.6T+7速雙離合變速箱和2.0T+8速自動變速箱的動力總成,當然2.0L混動版本屆時也會引入到國內。
#馬自達CX-30
馬自達CX-30的出現有些讓人看不太懂,它介于CX-3和CX-4之間,整體辨識度并不是很高,此前CX-30進入中國市場的消息已經得到石錘,新車也將在今年到來。
與當前的全新馬自達3共享平臺研發,2020款CX-30比之前的任何馬自達都更大膽,更好,甚至動力更強。CX-30是馬自達旗下的一款緊湊級SUV車型,新車定位將介于旗下CX-3與CX-4之間,為入門級緊湊SUV車型。
CX-30在最新的馬自達3基礎上繼續保持極簡主義,優雅和反光的側翼設計,官方稱它具有SUV的粗獷外觀,轎跑車的流線型的車頂線條,以及跑車的廣闊姿態。
此外,馬自達CX-30還會推出純電動版車型,屆時這臺車很可能成為馬自達旗下第一個進入中國的新能源車型。動力方面,電動版將采用純電形式驅動,最大功率可達141馬力(約為104kW),峰值扭矩264N.m,并配備了35.5kWh電池組,最大續航里程可達200km。
#寫在最后
以上為大家列舉的多款新車如果不出現跳票的情況,今年也會逐一在國內市場上市,而且在所處的細分市場內很大幾率會成為走量車型。正所謂買新不買舊,如果您現在手握鈔票準備入手現款,在沒有超值優惠的前提下還是建議您再等等。當然由于閱讀時間的關系有其他新車沒有提到,我們也會陸續為大家帶來新車資訊,敬請關注。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020上市L4自動駕駛車型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2020上市L3自動駕駛車型、2020上市L4自動駕駛車型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